9月23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2021-2022学年度“学风建设月”活动获奖结果揭晓,我院荣获一等奖。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开展以“做最好的自己,创一流学风”为主题的“学风建设月”活动。我院高度重视,成立以书记、院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部署活动,突出载体平台建设,以“六大工程”打造学风;多措并举,以“五型学院”带动学风建设。活动从点线面体多维度激励与引导学生勇于拼搏、敢于创新、崇德尚学,根本上转...
9月17日,我院近300名新生来校报到,在院团委、学生会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迎新工作圆满完成任务。迎新前,学院作了精心部署,以保证迎新工作顺利进行。虽然在迎新过程中下起了大雨,但志愿者们仍冒雨迎接新生。整个迎新工作做到了热情、细致、周到、规范、有序,赢得了新同学的一致好评
2022年9月14日下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组织201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和指导教师,于石竹山校区学术报告厅开展2023届毕业论文(设计)动员大会,并在线上向在外实习的同学同步直播,大会由赵少卡副院长主讲。赵院长根据历年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实践经验,从毕业论文(设计)目的、组织管理、重要文档参考、时间安排、答辩及成绩评定、要避免的典型错误、管理与纪律、支撑平台等八个方面...
莘莘学子心,难忘恩师情。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院团委、学生会于9月9日组织向当天上课的老师送上一小束鲜花,以表节日祝福。活动当天,学生们全体起立为老师送上诚挚的节日祝福,并由学生代表为老师献花。束束芳花寄予着对老师的敬意以及美好的祝福,老师也向学生们表示感谢,学生代表和老师合影留念。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此次活动,不仅增加了我院师生的感情交流,也弘扬了学院尊师重教的风尚
为加强院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9月7日下午,我校文化传媒与法律学院党政领导莅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开展院际交流活动。文法学院党委书记郭永云、院长陈致烽、副院长谢西娇和我院党委书记郭世乐、院长李立耀等参加活动。会议伊始,郭世乐代表我院对文法学院党政领导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两个学院党政领导分别介绍各自学院党建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学科竞赛工作、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等方...
暑假期间,我院学子在第十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2022 Robo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CAIP编程设计赛中再获佳绩。其中,202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林玮泓同学在第十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斩获二等奖,指导老师为林常航;202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林玮泓同学、20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张杰同学在2022 Robo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CAIP编程设...
新学期,新气象。为安全有序开展新学期工作,8月28日下午,我院在IEC103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李立耀院长传达了学校暑期事业发展研讨会议精神,要求全体教职工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一流应用型高校。李院长代表学院领导班子作学年度工作述职报告,指出通过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下,学院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推进了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学科建设等工作。郭...
专业名称:人工智能培养内容:本专业通过人工智能导论、Python程序设计、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最优化理论、智能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神经网络与深度、机器人学基础、智能检测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培养掌握人工智能相关理论知识,具有科学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应用型、创新型中、高级技术人才。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中高职院校、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从事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学、开发...
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2级)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闽东南,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人工智能、计算机软硬件专业知识与技术,富有人工智能领域科学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够胜任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技术的教学、开发、管理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
7月3日,我院师生乘车前往福清市一都镇罗汉里闽中游击支队旧址,开展主题为“研学红色罗汉里 青春力量追红迹”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福清市一都镇罗汉里游击根据地是闽中游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中央军委确认的南方8省15个独立游击根据地之一,在闽中地区的三年游击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院师生先后参观了红军路、红军楼、红军亭、东关寨等特色地点,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罗汉里革命纪念馆。此次活动,...